一、《情暖城口錦城溫泉》
(女)汩汩清流是大地母親賜予我的良方 親愛的戰士啊請脫下你襤褸的衣裳 我愿用我的溫暖替你消除疲憊替你療傷 好重振精神踏上征程殺敵立戰功 保衛祖國保衛家鄉
(男)你溫柔博大的情懷是我殺敵的力量 我的父老鄉親啊你不用擔心和悲傷 我愿用我寶貴的生命和熱血拋灑在疆場 好驅逐倭寇消滅頑敵讓紅旗飄揚 譜寫長征新的篇章
(女)我親愛的戰士啊你可一定要剛強 這兒就是你溫暖的家你可愛的故鄉 當明年映山紅花開的時節聲聲杜鵑啼唱 等著你凱旋歸來英姿颯爽重相逢 喜慶歡呼久久回蕩
(男)我親愛的父老鄉親我親愛的姑娘 你們就是我最親的人和堅強的后方 為捍衛領土完整民族尊嚴這一崇高理想 誓死保衛家國永遠驅虎豹逐豺狼 勝利之歌定會奏響
(合)勝利之歌定會奏響 紅軍精神永放光芒
(注:1934年10月,紅軍撤離中央蘇區,進行戰略大轉移,開始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一方面軍紅一、九軍團和軍委縱隊及紅三、五、八軍團各一部在位于贛、粵、湘邊的仁化域內行軍作戰十余天,突破國民黨軍設在城口至桂東間的第二道碉堡封鎖線,進行了奇襲城口、搶占五里山和銅鼓嶺阻擊戰等戰斗,摧毀碉堡26座,穿越仁化20多個鄉,分道進入樂昌麻坑和汝城延壽。11月2—7日,紅軍在城口作短暫休整期間,指戰員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露宿在街頭,紛紛到城口錦城溫泉沐浴、泡腳,深受當地百姓的熱愛)
二、《朱德素蘭》
泰豐店窗前的那盆蘭花喲 你可知道這個冬天不寒冷 有一位威武而儒雅的將軍 對你細心呵護充滿著深情 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朱總司令
纖細而妖嬈的那盆蘭花喲 你可知道這個冬天不寒冷 有一位威武而儒雅的將軍 殺土豪劣紳分田地給百姓 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朱總司令
素潔如玉脂的那盆蘭花喲 你可知道這個春天悄來臨 有一位威武而儒雅的將軍 打響粵北湘南起義第一槍 點燃熊熊烈火換來新人間 點燃熊熊烈火換來新人間
(注:1927年冬至1928年年初,朱德率南昌起義軍余部兩度到仁化,暫居在董塘墟米行街泰豐店,揭開了仁化暴動序幕,領導和指揮打響了粵北湘南起義第一槍。期間,朱德對店內的那盆扶溪白愛不釋手,呵護有加。朱德離開仁化后,一直對那盆歷經戰火的“闊葉仁化大花素”念念不忘。1962年,朱德委員長派兩名警衛員會同當時的韶關公園一名花卉工程師到仁化尋找蘭花,在仁化縣扶溪鎮某戶人家尋得大荷素十幾苗,故而,扶溪白又名“朱德素”)
三、《河富人民抗日禮贊》
日寇鐵蹄蹂躪我家園 強盜野蠻侵犯我主權 泱泱大國山河正破碎 亡國滅種就迫在眼前
怎能讓倭寇蹂躪家園 血性漢子應勇往向前 驅逐鬼子全民爭當先 把侵略者當垃圾埋填
英雄的仁化河富人民 拿起刀槍化為佛座蓮 讓小鬼子的尸骨不全 還我河山是錚錚誓言
華夏革命精神代代傳 代代傳
(注:1944年冬,日寇為了打通粵漢線,進而侵占整個中國,大舉進攻粵北地區。面對日軍的猖狂進攻,仁化縣河富人民成立了河富抗日自衛隊,后編為仁化縣第五抗日自衛大隊第六中隊,屬下有大富、大井、河塘(含江夏村)三個小隊,共200多人。此后,河富自衛隊曾多次主動出擊,進攻茶山、花坪等地日軍據點,給日軍沉重的打擊,僅1945年8月18日一天就斃日軍40多人,俘日軍2人,繳獲機槍3挺,步槍20多支,擲彈筒1個,彈藥一批。河富人民的抗日斗爭,充分體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無比威力,宣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侵略者必敗,中華民族不可侵犯,中國人不可侮!)
四、《血染銅鼓嶺》
紅旗飄飄揚 軍號嘹嘹亮 端起刺刀向敵人 砸碎舊世界 戰士們 勇向前 頭顱可斷志不移 誓將革命捍衛到底 為了蘇區的勝利 甘灑熱血斗到底 為了勝利勇向前 奮勇殺敵報黨恩
銅鼓風云涌 鏖戰硝煙濃 長征路上多險阻 決心不可擋 軍旗獵 熱血紅 身軀倒下化青松 來年春曉映山紅 為了革命的勝利 我愿沖鋒拼到底 為了銘記諸先烈 我把紅旗擎到底
我把紅旗擎到底 為承先烈遺志將夢圓 將夢圓
(注:1934年11月4日,擔負阻擊任務的紅二師六團一部與先期占領銅鼓嶺的粵軍獨立警衛旅第三團彭智芳部遭遇。粵軍倚仗有利地勢與輕重武器,向紅軍發起猛烈攻擊。在敵眾我寡的情形下,紅軍迅即搶占龍形埂有利地形,沉著應戰,奮勇還擊。戰至第二天傍晚,雙方傷亡慘重。紅六團完成阻擊任務,掩護紅軍主力順利西進)
五、《一條紅軍毯》
五月的天空格外藍 山村來了一隊灰布衫 軍容整潔紀律嚴明如大山 宣傳革命道理促膝交談 軍民一家盡歡顏
五月的天空格外藍 山村來了一隊灰布衫 灰軍帽上紅五星金光閃閃 那是不忘初心忠肝義膽 胸懷民眾天地寬
五月的天空格外藍 臨行留下一張紅軍毯 答謝鄉親照顧傷員度難關 背行囊依依不舍將山翻 英勇殺敵亮槍桿
紅軍毯啊紅呀軍毯 飽含軍民情誼是美談 你見證了魚水情深勝高山 今日的和平是鮮血所換 陽光明媚更燦爛
(注:1929年5月末,紅五軍經聞韶向南雄進發途經扶溪鎮下里社和上里社時,作短暫休整,并把幾名傷病員留下委托村民照顧。為答謝村民的悉心照顧,一名紅軍戰士將自己的毛毯贈送給村民。幾十年過去了,該村民還保存著這張特殊的紅軍毯……)
六、《我為紅軍做衣裳》
縫紉機呀噠噠響 噠噠響 我為紅軍做衣裳 做衣裳 袖子領口線縫雙 線縫雙 紐扣釘牢披肩上 披肩上
我為紅軍縫衣裳 縫衣裳 紅軍個個好兒郎 好兒郎 穿上衣裳上前線 上前線 如虎添翼打勝仗 打勝仗
紅軍個個好兒郎 好兒郎 多傳捷報到后方 到后方 待到立功凱旋歸 凱旋歸 我再為你縫衣裳 縫衣裳
(注:1932年4月,紅三軍團在總指揮彭德懷、政治委員滕代遠率領下,奉命西出崇(義)(上)猶蘇區向粵境仁化進軍,擴大蘇區。4月25日,占領長江。期間,紅軍把沒收反動資本家的大量棉布集合中在長江廣州會館,由當地蘇維埃政府組織幾十名縫紉工人日夜加工,趕制了5000多套被服,有效保障了部隊供給。本歌詞意在借為紅軍趕制被服的縫紉女工之口,敘述這一史實,歌頌軍民魚水之情。)
七、《華陽寨殘垣唱忠烈》
杜鵑紅時戰火飛 幾千強敵將我圍 寨內軍民同心力 英勇御敵顯神威
三月雷霆春雨霏 半月堅守巧突圍 寨墻倒塌埋忠骨 鮮血浸透野薔薇
旭日東升處處暉 華陽舊事雖漸微 昔日烈火今猶在 鐮刀紅星閃光輝
(注:董塘失守后的1928年2月22日,中共仁化縣委、縣革委、第八獨立團團部和第一、二營及群眾700余人退守華陽寨,與手握精良武器的數倍反動武裝對峙。期間,敵以炮火擊、挖地道、炸寨墻等法為掩護,發起瘋狂的進攻。3月12日,在孤立無援、彈藥缺乏的危急時刻,縣委一邊指揮戰斗人員阻擊敵人,一邊帶領群眾乘雨夜突圍撤往澌溪山。是役,守寨軍民以犧牲17人的代價斃敵二百余。華陽寨卻因此被敵炸垮十余丈,至今,僅殘存部分墻腳……)
八、《我的名字叫安崗》
我的名字叫安崗 潼陽是我的故鄉 雖是小小一村莊 農運史詩最輝煌
革命火種落村莊 喚醒農民斗志強 打倒土豪分田糧 烈焰如歌在唱響
農民協會首登場 蘇維埃紅旗飄揚 縣委誕生唱大戲 赤衛隊就是武裝
朱德來到我家鄉 打響湘粵第一槍 “海陸豐第二”確立 反動派注定遭殃
革命大潮似海浪 腐朽勢力無處藏 烈火越燒火越旺 仁陽大地放光芒
幾十年雨雪風霜 迎來光明奔小康 新時代號角吹響 我的大名叫安崗
(注:安崗,位于仁化縣董塘鎮,是仁化革命的搖籃。1925年8月24日,率先全縣成立農民協會;1928年1月23日,中共仁化縣委員會在安崗鄉成立,阮嘯仙任書記,領導仁化人民把仁化開拓成粵北武裝割據的中心和“海陸豐第二”;同月28日,安崗鄉蘇維埃政府在安崗鄉思詒堂成立,31日,中共安崗鄉支部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