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北京沙灘后街55號的京師大學堂建筑遺存——原北大數學系樓,“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正在這里展出。(中紅網江山攝)

“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一角。(中紅網江山攝)

“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中重點介紹了陳獨秀與新文化運動的事跡。(中紅網江山攝)
中紅網北京2019年3月6日電(江山)毛澤東主席侄女毛小青、毛澤民烈士外甥曹耘山、馬駿烈士孫女馬麗穎等革命后代,今天分別于上午和下午參觀了由北京市東城區打造的“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中共北京東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躍鋒,中共北京東城區委黨史辦公室主任、北京東城區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彭積冬,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胡澄等陪同參觀,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
上午10時許與下午2時許,毛小青、曹耘山、馬麗穎等分別來到位于北京沙灘后街55號的京師大學堂建筑遺存——原北大數學系樓,參觀了在這里展出的“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本次現場展覽面積1400余平方米,展品660余件。他們懷著極大的興趣,仔細地觀看了《引言——民族苦難、救亡圖存》、《新文化與新紀元——馬列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五四驚雷——社會主義思潮廣泛興起》和《洪波涌起——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大革命高潮》等四個部分的展覽。她們面對綜合運用圖片、文物復制件、雕塑、油畫、音視頻、沙盤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的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27年大革命時期發生在東城域內的重大革命歷史事件,重點展現的革命先輩們在這一歷史時期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建所做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和干部準備,深為震撼。毛小青、曹耘山等激動地說,這個展覽非常好。事實說明,北京是中國最早開展學習馬列主義和共產黨活動的地方,可以說是中國共產堂的孕育之地;后來上海和浙江的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產房。中國共產黨發展到了今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能夠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通過浴血奮斗得來的。
筆者看到,這次“光輝起點”主題展覽頗有特色,如重點突出,集中展示了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李大釗就義、王荷波就義、瞿秋白翻譯《國際歌》等發生在東城域內的歷史事件。在展品內容方面,有李大釗就義前的手書、各版本的中國共產黨黨章等極為珍貴的檔案資料,同時還實景復原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北京共產黨支部與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辦公室和進步社團活動地——“亢慕義齋”。在音視頻方面,有羅章龍回憶毛澤東在北大任圖書館書記員時的談話視頻,李大釗演講視頻等。另外,東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是本市歷史文化遺存最為密集的地區,紅色資源尤為豐富,共有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蔡元培故居等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7家,是新文化運動的前沿、馬列主義在中國傳播的起點、中國共產黨的發祥地,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瞿秋白等一大批知識分子和革命先輩都曾在這里留下身影。

“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中重點展出了李大釗烈士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事跡。(中紅網江山攝)

“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中重點展出了青年毛澤東在北大工作和學習的事跡。(中紅網江山攝)

“光輝起點·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東城”主題展覽中展出了王荷波等革命烈士的事跡。(中紅網江山攝)

毛小青(前排右2)和王躍鋒常務副部長(后排左3)、彭積冬主任(前排左1),胡澄副會長(后排左2)等在一起合影留念。(中紅網紅色圖庫)

毛小青(前排左1)和王躍鋒常務副部長(前排右1)、彭積冬主任(前排右2),胡澄副會長(后排右1)等在一起參觀展覽。(中紅網江山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