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雅書苑赴黃山家風調研團隊

黃山家風調研團隊成員和許驥老師

許驥老師述說家風相關情況
中紅網安徽黃山2017年6月30日電(程蕭林)古韻徽州覓家風,悠悠師心說故事。2017年6月29日下午,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赴黃山歙縣家風文化調研團隊對黃山市歙縣中學許驥老師進行了一次關于家風文化考察的人物專訪。作為歙縣縣志《許村志》的作者,許驥老師在家風文化方面有著很多獨特的看法,當天下午,家風文化調研團隊與許驥老師圍坐一室,聆聽著這個誠心誠意說故事的人心中的家風故事。
尋祖初心,釀成家風文化匠心
“當初就是為了尋找我的祖上,我到底從哪里來,其實就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可能到了一定年齡都會追問這個問題,有了家譜你就可以去找,你家里沒有家譜,‘你從哪里來’這個問題沒有辦法回答,因為我想要這個東西,所以我就反復找,反復找。”一開始就家風文化調研團隊提出的編寫《許村志》的初衷的問題,許驥老師展開了自己編寫《許村志》的過程述說。因為自己想要尋祖,再加上自己父親曾經抄寫過的族譜并不完整,這位執著的尋祖之人帶著這顆赤子之心,開始了編寫族譜的路,而之后由于受到香港、復旦的學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研究以及法國人對于民間宗教信仰的考察的影響,這位尋祖人真正理解到了鄉土中國的概念,并且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將要做的族譜這件事,于是歙縣正開始準備編寫縣志的時候,這顆尋祖初心,也正慢慢釀成家風文化匠心。
誠心誠意,奉行“高尚一點點的追求”心態
據了解,《許村志》主體包括地理、村落、土地、生產、水利、林業、生活、教育、商貿、藝文、方言等各個方面,全志187萬字,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與金錢才能完成,因此在編寫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然而許驥老師并沒有向我們展開當時具體困難情況講述,而是以幾個具體實例向我們傳遞了他的那種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許村志》印刷費用的解決,原本飽受爭議的無奈到之后為后人有機會得到文字材料來了解家風文化而感到開心,許驥老師一直在誠心誠意的做著這件事,并且坦言在過程中,自己并沒有想著還有什么困難需要自己面對,而是想著沒有自己想要的資料,因此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將人生的最后一張底牌“無怨無悔”看透,為著“高尚一點點的追求”,許驥老師的誠心誠意,一直貫穿著他的人生。
先正己心,期待有故事傳承家風的將來
談及當今社會家風文化的現狀,許驥老師提出,家風是一種環境和氛圍,它有著自己的引領者,自然的形成一種風尚,而這種傳承必須寄托在一個個引人向上,對人約束的故事上,然而當今社會,正是缺少了這一個個必要的傳承性的故事。許驥老師坦言自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是對于家風文化的未來卻還是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認為總會有著那樣一群人不在乎自己的利益,也會肅清社會上的一些貪念等黑暗的風氣,而首要的是要先正己心,在自己的手上做到傳承好這份文化,永持一顆虔誠之心,再繼續期待著將來能夠有故事來傳承家風文化。一切都要先從自己做起,并沒有先想著對于后來人的期望,懂得“大小多少的取舍”,這是許驥老師的人生哲學,更是他對于家風文化的虔誠的心語。
始終如一的誠心誠意,終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因為心誠則靈,因為有一顆虔誠的心。許驥老師一直堅守著這樣的人生信念,走在這條家風文化傳承的路上,誠心誠意的述說著一個個故事。
|